什么是鏡頭光圈

更新時間:2015-10-10本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
所有相機都基于小孔成像原理:拿一個密封箱子,在任何一面鉆個小圓孔,然后把有孔的這面對著窗外,窗外的景象比如一棵樹什么的,就會在圓孔對面的箱內壁生成此樹的倒影。假如我們在內壁涂上感光材料(裝上膠卷或CCD/CMOS),這個有孔的箱子就是一臺完整的照相機了。這就是針孔相機。既然一臺照相機可以不需要鏡頭,為什么現在的相機前面不是一個小圓孔而是幾塊玻璃呢?而且這幾塊玻璃(鏡頭)還賣得那么貴!這是因為小孔要成像的話,孔必須很小,這也是針孔相機名稱的來歷。如果孔開得和門一樣大,這個孔就成不了像。所以我們沒有小門成像一說。孔小進光量就小,所以玩針孔攝影非常鍛煉人的耐心,一張照片曝光幾分鐘到幾個小時都常見。而且,由于光的衍射干擾,針孔相機拍的圖片都不夠清晰,如霧里看花一般。沒有人原意花幾個小時去拍一張模模糊糊的照片,我們要想辦法加大進光量。有什么辦法能夠把這個小孔開大而又能生成清晰的圖像呢?人們馬上就想到了凸鏡的聚光功能。把玻璃凸鏡裝到大孔上,問題不就解決了?確實如此。相機鏡頭就是這樣誕生的。今天數碼相機的各種鏡頭都是幾塊凹凸鏡的排列組合,然后外面用塑料或鐵皮一包。有了鏡頭,小孔成像的這個孔 – 也就是下文中的光圈 – 就不再是針孔了,它變成了洞。進光量問題解決。但有時候問題又來了:我們并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大洞。比如夏日沙灘上烈日當頭,四處白花花一片,為了分清到底是人肉還是白沙,我們需要瞇著眼睛仔細觀察。鏡頭是照相機的眼睛,這時候相機也需要瞇起眼睛。很顯然,為了應付不同的光線強度,我們還需要給鏡頭裝上能夠調節(jié)這個洞的大小的裝置,以便在強光時縮小為針孔,弱光時開成大洞。這個裝置就是光圈。光圈英文名稱為Aperture。一組凹凸鏡再加上光圈就誕生了完整的鏡頭。定義:光圈就是鏡頭里調節(jié)進光孔大小的裝置。常見的光圈值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每兩擋相鄰光圈值之間進光量相差一倍。例如光圈從F4調整到F2.8,進光量便多一倍;從F2.8到F2又多一倍。也許您已經看出來了,光圈值和光圈實際大小是相反的,進光量最大時光圈為F1,最小時為F64。 對135相機來說大多數鏡頭的最小光圈為F22。既然光圈可大可小,那多大的時候鏡頭的成像質量最好?根據上圖,最小光圈F22時光圈跟針孔差不多,數碼相機成了針孔相機,前面說過針孔成像好不了;光圈最大的時候小孔又變成了大門,成像也差。所以,根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中庸之道,請牢記:鏡頭在中等光圈的時候成像最好(圖片最清晰)。我們稱成像最好的那檔光圈為最佳光圈。如果是135數碼單反,中等光圈為F8或F11。小數碼DC要看具體機型,如果可選光圈值在F2.5到F8之間,中間的F4.6為最佳光圈。假如光陰似水,鏡頭的光圈就是水龍頭,它控制著水流(進光量)的大小。 對于鏡頭我們當然是希望它的光圈越大越好,這就如同家里的水龍頭,雖然平時我們刷牙洗臉從不把它開最大,但萬一有一天家中失火,我們會立即把龍頭擰到最大,并且痛恨當初為什么沒有裝一個大點的水龍頭。一個鏡頭最大光圈時成像并不好,平時我們一般少用最大光圈;但在特殊弱光又不準使用三腳架的情況下,比如深夜的街頭紀實抓拍,我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使用最大光圈,并且后悔當初為什么沒買一支大光圈鏡頭。但大光圈鏡頭的價錢很貴,重量驚人。比如Canon70-200mm有兩個版本,光圈為F4的售價人民幣四千元,重700克;光圈為F2.8的那一款售價八千多元,重達1500克。這是因為光圈大一級,鏡片就大很多,加工難度大。是否值得為大一級光圈多付出一倍的錢和負重的汗水,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有用 0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