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有什么作品
安徒生及其作品作者:劉麟 文章來源:一點地帶 點擊數(shù):4338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丹麥的大作家,在我國讀者中以童話而聞名。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麥菲英島歐登塞城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是鞋匠,母親以幫人洗衣維持生計。他早年失學,但喜好演戲,曾在舞臺上跑過龍?zhí)?,一直夢想著當個演員和劇作家。1819年只身來到哥本哈根謀生,并擬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但因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教育,接連碰壁。他刻苦自學,除了演戲和跳舞之外,也學習過丹麥文、德文和拉丁文。他大量閱讀名家的作品,對莎士比亞、司各特以及霍夫曼等人欽佩不已。他開始寫詩,四處投稿,并著手寫悲劇。1822年出版詩文集《青年的欲望》,署名“威廉·克里斯蒂安·瓦爾特”,這個署名的頭尾隱含著莎士比亞和司各特,表明自己的志向。同年9月,在皇家歌劇院經理約納斯·科林的幫助下,安徒生申請到王室的資助,進入西蘭島的斯拉厄爾瑟文法學校就讀。1828年又進入哥本哈根大學深造,從此不斷取得成績。1829年發(fā)表游記《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斯運河至阿馬厄島東角步行記》,雖然模仿德國作家霍夫曼的筆調,仍顯露了不同凡響的才華,引起文壇的注意。同年,劇本《圣尼古拉教堂鐘樓中的愛情》上演成功,《詩集》第一部出版也得到好評,可謂捷報頻傳。1833年,在幾位著名作家的保薦下,向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申請出國旅行補助金獲準,從4月至次年8月,先后游覽了德、法、瑞士等地,在意大利逗留的時間更長,歸來后以羅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為背景設計故事情節(jié),寫成長篇小說《即興詩人》,于1835年出版,博得廣泛贊譽,陸續(xù)被翻譯成德、英、法、意、俄等多國文字,于是名揚天下。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話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出版,收入童話六篇,雖未引起轟動,但奠定了安徒生在文壇上的不朽基礎。丹麥的物理學家、安徒生的密友奧斯泰茲曾經說過,使安徒生揚名的是他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而使他不朽的,卻是他的童話。這句話不妨當作對他的文學成就的總評價來看。安徒生一生旅行不停,作品生產的來源不絕。他共計寫了6部長篇小說,6部游記,5部詩集,25部劇本,3部自傳,以及165篇童話。在安徒生寫作童話之前,據(jù)文學史家菲利普·米切爾研究,寓言、民間故事等體裁的發(fā)展,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而民間童話以成年讀者為對象,一直是德國浪漫派作家喜用的體裁。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國的格林兄弟,他們二人收集民間故事已成了群起仿效的對象。安徒生的童話也是綜合性的民間故事,但不同之處在于他的許多童話是為兒童而寫,并且能為兒童簡單的欣賞力所接受;同時安徒生在利用民間故事作為題材時下了很大的功夫,避免了民間故事原有的粗糙簡陋的缺點,也拋棄了浪漫派的荒誕怪異的弊病。不過如果認為安徒生的童話只是兒童讀物,專供兒童閱讀,這就錯了。安徒生對于成人也有話要說。他的童話雖然為兒童所喜愛,其中也包含著為兒童所無法理解的抽象的觀念或復雜的形象。例如《丑小鴨》的隱喻,《皇帝的新衣》的夸張,以及《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社會正義感和同情心,它們直到今日仍有針砭的意義,而這種不限于一個時空的穿透的力量,成人必定更能心領神會。安徒生的童話取材十分廣泛,有從民間故事移植或借用的,有根據(jù)朋友的授意而創(chuàng)作的,更多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靈感的觸發(fā)而鋪展成文的。他敘述故事的方式鮮明簡樸,表現(xiàn)手法多樣,情節(jié)生動,無論成人或兒童都會被吸引而為之傾倒,因此聽安徒生朗讀自己的童話,在當年的宮廷中竟然成了一種享受這種記載在安徒生的自傳中屢見不鮮,現(xiàn)代的讀者是不可思議的。相形之下,安徒生的非童話作品,例如他的長篇小說、劇本、游記、詩歌等等,較少為人所知。據(jù)說現(xiàn)在只有在丹麥,才能讀到他的這些作品了,雖然它們早已有了英、德等文字的譯本。長篇小說《即興詩文》,可歸入感傷主義一類。它描寫了一個貧苦的孤兒的出人頭地,描寫了一對忠實的朋友因爭奪愛情而反目成仇,描寫了三個女子的紅顏薄命,筆下涉及豪門貴族和市井小民的生活;嘯聚山林的土匪和盤據(jù)在鬧市街頭的乞丐,也被攝入作者的鏡頭。至于民眾的節(jié)日和鄉(xiāng)間的習俗,例如狂歡節(jié)的慶典,復活節(jié)的花會等等,更是不可不寫的內容。安徒生極富想像,許多情節(jié)和場面,是一些老套的庸俗的言情小說家所不能意料的,有時似乎不可相信,但在情理之中。他筆下的貴族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樂于濟困扶貧,維護社會正義。他的小說中沒有虛偽卑劣、殘暴成性的惡棍,即使在土匪之中,也不乏為正義的復仇而獻身的亡命者,以及為了不幸落難的青年而奔走營救的老嫗?!都磁d詩人》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其中有作者生活中的大量材料。反映了他在意大利的經歷和在國內時的思想與生活,不妨把它看作安徒生觀察和體驗的實錄。安徒生喜歡作長篇描寫,興之所至,不免脫離情節(jié)的需要和所設置環(huán)境的約束,有松散之嫌,但情節(jié)的前后照應仍比較嚴密,作者的匠心隨處可見?!秺W·特》也是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但寫的是國內的生活,筆法與《即興詩人》不同,另成一格。小說中也注重事實的描寫,也有感傷的情調,這兩個特點卻是相同的。游記《詩人的市場》出版于1842年,記載了安徒生1840至1841年8月的歐亞之行。在丹麥的游記文學中,這是一部名著,至今仍受到贊譽。它顯示了安徒生敏銳的觀察力,善于以細微處發(fā)現(xiàn)一個地區(qū)的特色,一個人物的性格。他也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使讀者如親臨其境,親聞其聲。他的幽默風趣,他的對自然風光的向往,對工業(yè)文明和社會進步的贊揚,對弱小者的同情和人道主義的關懷,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安徒生喜歡旅行,據(jù)稱他一生出國旅行達29次之多,在同時代的丹麥作家之中無人能及。他的生命沒有終止,他的旅行也不會停歇,因為旅途見聞既是他創(chuàng)作的素材,也是養(yǎng)料。除了游記之外,他的小說、戲劇以及童話,都能從他的旅游中獲益。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其中以《我的童話人生》為最完整雖然只寫到1855年,它曾經重印過多次,1954年又出版了附有彩圖的新的英文譯本。安徒生一生不知寫了多少溫暖的家庭的生活和骨肉深情,他本人卻沒有一個家。他把朋友的家當成自己的家,1875年病重逝世時,就寄居在朋友梅爾希奧的別墅里。這似乎是一個象征,他的作品特別是童話也紛紛在別人的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歷久不衰,至今尤烈。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