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給我點寫詩詞鑒賞的方法和范文
略談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杜慶銀對學(xué)生來說,古典詩詞的鑒賞有一定難度,這一方面是因為所讀詩詞甚少,另一方面也因為沒有掌握鑒賞的基本方法。下面根據(jù)我自己的教學(xué)實踐,略談一下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主要是要掌握與詩詞有關(guān)的時代變化、國家動蕩、 重大事件、政策風(fēng)尚等。如《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杜甫因處“安史之亂”時期避亂之時,途經(jīng)丞相祠堂,特往祭拜。因此,詩中頌贊之情,悼惜之意可見,隱隱濟世之心可感。 再如《浪淘沙》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南唐后主李煜將江山玩掉了,現(xiàn)已成為北宋的階下囚。因此,追想先前的榮華富貴,對比如今寒意不耐的凄涼處境,大有天上人間之感。“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只是真性抒寫,可見后主本性難移。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可謂感傷之極。這也是至情之語,難怪賺取古今多少淚水!以上兩首詩詞,如果沒有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就很難真正理解作者所抒寫的思想情感。當然,作者寫詩往往有著特定的寫作背景,這主要包括作者自己的特定處境和心態(tài)與對方的特定處境和心態(tài)。這些也是鑒賞詩詞要了解的。如《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孟浩然:“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這是孟浩然科場失敗后所寫的。再如《 寄韓潮州愈》賈島:“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隔嶺篇章來華岳,出關(guān)書信過瀧流。峰懸驛路殘云斷,海浸城根老樹秋。一夕瘴煙風(fēng)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這是韓愈被流放到潮州后常與他一起“推敲”論詩的好友賈島寄詩言情的。作者自己寫詩時的特定處境和心態(tài)與寄詩的對方的特定處境和心態(tài),如果我們不能很好了解,那么也就很難領(lǐng)會孟浩然的孤愁和“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的傾訴, 也就很難領(lǐng)會賈島“一夕瘴煙風(fēng)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的祝愿和期望。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fēng)格流派。作家的獨特思想和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必然體現(xiàn)在其作品中。因此,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fēng)格流派是詩詞鑒賞的要點。平時對一些重要作家要有所了解。如: 屈原、“曹操”、陶淵明、“王孟”、“高岑”、“李杜”、“元白”、李煜、“蘇辛”、“姜柳”、李清照、文天祥、于謙、龔自珍、 鄭燮等等。下面舉幾首詩來談一談。首先讓我們來看曹操的詩?!洱旊m壽》曹操:“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曹操北征烏桓凱旋而歸的途中所寫的組詩《步出廈門行》之一首。聯(lián)系作者生平思想特點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fēng)格流派,“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恐怕就不能只理解為:壽命長短在天,可保養(yǎng)身體,心情舒暢,也可使人長壽。想想看,曹操豈會是專于養(yǎng)生的道人!再來聯(lián)系一下以上的詩句,我們就可以知道,原來曹操是在張揚人的能動性:千里馬和有志之士,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創(chuàng)造功業(yè),這樣便可延長自己的生命。再看《悲秋》杜甫:“涼風(fēng)動萬里,群盜尚縱橫。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聯(lián)系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便不難理解,杜甫是多么渴望清除“安史”叛軍,恢復(fù)失地,使江山歸整啊!天寶十五載,杜甫挺身赴朝廷,獨轉(zhuǎn)陷賊中,因而懷念起~州的妻子。于是寫下《月夜》杜甫:“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始干。” 管世銘云:“‘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伉儷之情也。”聯(lián)系杜甫生平思想特點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風(fēng)格,可知本詩決非“婉約”之屬??椭谐羁?,長安苦衷,盡寓于此。如果再聯(lián)系“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便可以明白“何時倚虛幌,雙照淚始干。” 又何嘗不包含著“長夜沾濕何由徹”的期盼和對家家能得以團圓的祝愿呢?再看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R姓炔衩磐猓俜縑翰?。顿p酚嗦淙眨胬鍔瞎卵獺8粗到佑咦恚窀櫛辶啊”乍一看,本詩似乎抒寫了一種狂放之情。可這又有悖于王維生平思想特點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風(fēng)格。仔細閱讀,便可知道,原來詩人以裴迪比作春秋“楚狂”《論語》接輿,而把自己比為五柳先生陶淵明。再聯(lián)系上面寫景,可以知道,原來本詩通篇扣“閑居”,與“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正屬一格。王夫之評此詩曰:“以高潔寫清幽,故勝。”當然,作家的思想和藝術(shù)風(fēng)格常常是多樣統(tǒng)一的。因此,在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fēng)格流派時,一定要注意其復(fù)雜性和多樣性。李白的《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詩人登高追懷謝眺,頓感雖與古人比肩而知己者卻甚少。這就是李白的孤高。再看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這里哪有什么孤高?哪有什么飄逸?只有仁愛和質(zhì)樸!陶淵明的詩恬淡自然,但也有“金剛怒目”式的詩篇。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lǐng)悟詩詞意境。這一點應(yīng)是鑒賞古典詩詞的基本方法,也是鑒賞古典詩詞的基本能力。我們來看看柳宗元的一首詩,《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fēng)亂s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柳宗元等因參加王叔文政治革新運動而被貶各州,因作此詩以寄情。廖文炳云:此子厚登城樓懷四人而作。首言登樓遠望,海闊連天,愁思與之彌漫,不可紀極也。三、四句唯“驚風(fēng)”,故云“亂s”,唯細雨,故云“斜侵”,有風(fēng)雨蕭條,觸物興懷意。至“嶺樹重遮”、“江流曲轉(zhuǎn)”,益重相思之感矣。當時“共來百越”,意謂易于相見,今反音問疏隔,將何以慰所思哉?《唐詩鼓吹注解》屈復(fù)云:“嶺樹”遮目,望不可見;“江曲”九回,斷腸無已時也?!短圃姵煞ā穮菃淘?中四句皆寓比意。“驚風(fēng)密雨”喻小人,“芙蓉薜荔”喻君子,“亂s、“斜侵”則傾倒中傷之狀,“嶺樹”喻君之遠,“江流”句喻臣心之苦。皆逐臣憂思煩亂之詞。轉(zhuǎn)引《義門讀書記》紀昀云:一起意境闊遠,倒攝四州,有神無跡。通篇情景俱包得起。三、四賦中之比,不露痕跡,舊說謂偕寓感撼危疑之意,好不著相?!跺伤杩`》以上都是通過對詞句的品味,把握意象,領(lǐng)悟詩詞意境的。這正是古人鑒賞詩詞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范仲淹有這樣的詞句:“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蘇幕遮》這里“云”是“碧云”,“葉” 是“黃葉”,“煙” 是“寒煙”。這些均是直接描述性的意象。而“秋色連波”將這些意象連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水天相映的秋景圖 ,一“寒”字更突出了秋天意境的寒涼。正是這種寒涼的意境引發(fā)詞人觸景生情,隨視線想到 “更在斜陽外”的 “芳草”,即故鄉(xiāng)親人所居之處。遙不可見,多么無情!這正是“鄉(xiāng)魂”“旅思”的多情處。這里,隨詞人視線的轉(zhuǎn)移和心理空間的變化,“芳草”已是想象中的意象了。另外,比喻性的意象和象征性的意象在詩詞中也屢見不鮮,需要加以注意和區(qū)別。如王安石的《孤桐》:“天質(zhì)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溫,愿斫五琴弦。”詩不是單純地狀物,而是托物言志。“孤桐”的意象象征著王安石知難而進和敢于獻身的改革精神。這樣,“明時思解溫,愿斫五琴弦”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guān)鍵句。好,我們來讀一讀杜甫的《旅夜抒懷》:“細草微風(fēng)岸,桅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首聯(lián)寫?yīng)毶砜椭鄣墓录?。頷聯(lián)寫景開闊,聯(lián)系尾聯(lián),我們可以知道景象的廣大莫及可以顯示自比沙鷗之微渺。再聯(lián)系頸聯(lián)議論句,就能夠感悟到詩歌中抒發(fā)的旅夜自傷漂泊的情感。再看孟浩然的《臨洞庭上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是山水詩人,卻并非甘于隱逸之人。本詩從雄闊景象入手,順而說身處圣明之世,閑居而無所作為,實為恥辱??呻m有報國之志,無奈無人提攜,面對為官之人,只能徒增羨慕而已。顯然,言外之意是希望得到張丞相的援引。如若不明白“舟楫”、“ 垂釣”、“羨魚”等真正的用意,這首詩便很難讀懂。再看《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蔟。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竟逐。嘆門外摟頭,悲恨相繼。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這首詞意在借古諷今,“商女”借指一味追求奢華享樂的朝中權(quán)臣。不明白這一點,這首詞也很難讀懂。同樣李商隱的《隋宮》也是借古諷今:“紫泉宮殿瑣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yīng)是到天涯。于今腐草無熒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詩詞中抒情議論的關(guān)鍵句,往往直接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感,直接表達了作者的觀點,自然是詩詞鑒賞的關(guān)鍵。五、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結(jié)合情感體驗加以感悟。沒有聯(lián)想和想象,沒有情感體驗和感悟,簡直就無法談得上詩詞鑒賞。舉個例子來說,李清照的《如夢令》,如不利用聯(lián)想和想象去再現(xiàn)詞中的情境并結(jié)合情感體驗加以感悟,行嗎?請看:“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試想一想,“昨夜雨疏風(fēng)驟”,按說會讓人難以入眠,可詩人還是一夜?jié)馑?。原來她喝了很多酒。風(fēng)雨再加悶酒,或是借酒銷愁。是因離情別緒?還是寂寞?是為飄泊?還是為傷春?或許都有。早晨還睡在床上,只掛念著風(fēng)雨后的海棠。這時,侍女進來卷起窗簾。于是便問海棠怎么樣了?;卮鹫f“依舊”。她說,你這個傻丫頭,你知道嗎?應(yīng)是“綠肥紅瘦”。看來,在她心中早知一夜風(fēng)雨之后,海棠葉子肥大了,而花卻落了。如果聯(lián)系詩人的個人遭遇,詞中的情感便可想而知了。再來讀一讀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三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這是一首悼亡詩,寫的是對亡妻的思量。首句寫難忘,次句寫難見,再假設(shè)寫十年來自己變化之大。下面“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是夜來幽夢,“明月夜,短松岡”是妻子安身之地。因思而入夢,夢見妻子;因夢而料想妻子思己,想妻子也會夢見自己。沒有聯(lián)想和想象,沒有情感體驗和感悟,詞中情境,詞中那超越生死的人間至情是很難領(lǐng)悟的。下面就運用這種方法鑒賞一下兩首詩詞。試試看吧! 《江夏別宋之悌》李白:“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谷鳥鳴晴日,江猿嘯晚風(fēng)。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八聲甘州》柳永:“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干處,正恁凝愁。”以上所談是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并在鑒賞活動中不斷實踐,應(yīng)可以獲得鑒賞古典詩詞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礎(chǔ)上便可通過比較等方法進一步提高詩詞鑒賞的水平。范文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蹲砘帯凤L(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寫情圣手李清照1084-1155?的愁詞最是姿態(tài)百出,異彩紛呈。其詞集《漱玉詞》收詞40多首,“愁”字竟出現(xiàn)15次,愁詞多至近10首。離別之怨、相思之苦為南渡前愁詞的基本旋律,《醉花陰》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國之痛為南渡后愁詞的主題音樂,《武陵春》是典型。^^一、“永晝”之愁與瞬間之愁《醉》寫從清晨直到深夜難解的愁結(jié),但其時間卻是倒流的,中間又有“閃回”、“淡出”。這種“意識流”的結(jié)構(gòu)最能體現(xiàn)詩人煩躁不安的情緒。夜深風(fēng)緊,衾寒被冷,詩人孤棲難眠,于是“永晝”之愁便在腦際翻滾回旋,攆不走,拂不去。大清早偏遇到一個惡劣天氣,好像是天公特意為愁緒的孳生安排的“優(yōu)良環(huán)境”。焚香消愁,結(jié)果是愁緒如煙,繚繞不斷。時當佳節(jié)重陽,親情倍增。然愁緒卻像繩索,愈擰愈緊;如麻腳,愈理愈亂。當寒氣直透心底時,詩人的意識才驚回現(xiàn)實;展轉(zhuǎn)反側(cè),難入夢鄉(xiāng);那奔騰的意識又流回黃昏。本想以飲酒賞菊驅(qū)愁逐悶,不料反更觸動了思夫的情弦。酒要夫婦對飲方有情趣,菊要倆人共賞才有韻味,現(xiàn)在形單影只,只能自斟自酌;zz孑立,只有人菊相吊;雖有“暗香”,只好徒嘆奈何——“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古詩十九首》; 西風(fēng)吹過,瘦弱的菊花“不耐風(fēng)揉”《滿庭芳》;“簾兒底下”《永遇樂》,“銷魂”的自己比花還瘦。《武》寫詩人瞬間心態(tài)。時間幾乎是凝固的,仿佛是一個定格的鏡頭,而詩人的感情卻如冰下泉水涓涓流淌。布愁景“花已盡”,繪愁態(tài)“倦梳頭”,訴愁因“事事休”,摹愁容“淚先流”,層層相因,步步深入。所謂“事事休”,舉其大者,至少有三:一是金人的鐵蹄踐踏了詩人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二是夫君趙明誠暴病身亡;三是詩人不得不加入逃難大軍。家無重圓之望,鄉(xiāng)無重返之日,國無重復(fù)之期,只有終日以淚洗面了。人勸道,雙溪尚可尋春,又想到白居易于“芳菲盡”時曾在山寺找到春《大林寺桃花》:“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于是打算逐波弄春。詩人原極喜蕩舟,少女時曾有“藕花深處”《如夢令》的荷湖游;結(jié)后又有“獨上蘭舟”《一剪梅》的思夫游;甚至連做夢也有“蓬舟吹取三山去”《漁家傲》的“逍遙游”。然而目今憂深愁重,再“泛輕舟”怕只會尋春不見春,消愁徒增愁了,于是這“一閃念”的尋春游頓時煙消云散。這兩首詞構(gòu)思上最具魅力的光點,是《醉》以“愁”字發(fā)端,就像一盞探照燈,從頭至尾將全詞的愁情照耀得通明透亮,最后將燈光射向詩人那消瘦的身影,讓人銘記在心;《武》以“愁”字綰結(jié),則像一盞聚光燈,由外到內(nèi)將全詞的愁情凝聚成千鈞重量,最后將焦距對準詩人那沉重的心靈,使人永志難忘。^^二、外部描寫與心理刻劃《醉》側(cè)重行為相貌等外部描寫,其中“人比黃花瘦”的形貌描寫最富審美情趣:第一,意境美。此喻或從秦觀“人與綠楊俱瘦”《如夢令》脫胎而來,但李詞確有青藍、冰水之妙。重陽、黃昏、菊花,已富詩情畫意,這時風(fēng)卷珠簾,人菊爭瘦,“我亦具物之情”,“物亦具我之情”劉熙載《詩概》,物我兩融,情景交輝,意境極美。第二,含蓄美。不作“歸來也”《小重山》的呼喚,沒有“人憔悴”《玉樓春》的描寫,而是就“地”取材,巧設(shè)妙喻,曲盡其情,曲寫其形,“語不涉難,已不堪憂”司空圖《詩品·含蓄》。第三,造型美。一邊是細瘦的花莖、黃色的花瓣,一邊是瘦削的形體、憔悴的面容;一邊有清雅的芳姿、傲霜的神韻,一邊有高潔的情懷,堅貞的情操。特別是與陶淵明采過的東籬之菊互憐互望、互映互襯,更展示出詩人“人淡如菊”《詩品·典雅》的神采,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幅神形兼?zhèn)涞拈|中思婦的素描?!段洹穭t通過“瞬息萬變”的心理描寫,雕刻出一尊心貌交融的“閭閻嫠婦”《上樞密韓肖胄詩》的塑像。上片讓淚水將心靈深處的沉痛感情全部“流”出;下片以“聞?wù)f”、“也擬”、“只恐”等“設(shè)想句法”,用人物內(nèi)心的微型對白,將曲折復(fù)雜的心理過程全盤托出。舟難載愁之喻一向為人激賞,其因可用四字概括:一曰新。蘇軾《虞美人》:“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賀鑄《清平樂》:“載將多少離愁”,李詞雖有所自,但含獨特新意。上片寫已盡的花,慷懶的情,百念俱灰的心,淚流滿面的容,雖無“愁”字,卻已把愁渲染到無以復(fù)加的地步;下片再寫愁重便是水到渠成,猶如“順水推舟”了。詩人又不直說憂多愁重,而恐溪淺舟輕,以輕襯重,更是事半功倍。二曰巧。從“淚先流”到“雙溪”,那既實又虛的意脈真讓人拍案叫絕。麗澤祠前的雙溪為金華的一大景點,而“雙”又是古人寫淚的常用詞語。“雙雙墮明月”白居易,“雙淚落君前”張祜,“覺來雙淚垂”李煜,因此這里又增添了一層“淚如泉涌成雙溪”的含意,真是人工天巧,自然渾成。三曰實。愁為無形物,然而李詞中愁卻可“上”可“下”,可有“千縷”,可為“一段”,可以“吹動”,可以“獨抱”,有了實實在在的重量。四曰真。讀“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我們深為李白匪夷所思之喻折服。李詞之喻卻以它的“夸而有節(jié),飾而不誣”劉勰《文心雕龍·夸飾》而扣人心弦。也許讓“大江巨舸”載愁更顯愁重,但那遠不如淺溪輕舟來得真實。“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三、刻骨的相思與如焚的憂心《醉》寫于1120年,其時趙明誠正宦游萊州,李清照仍獨居青州,為思夫之愁;《武》是1135年寫于金華。數(shù)十年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金石錄后序》,詩人早年所擁有的美好的“事事”已喪失殆盡,此時的“憂患綜合癥”遠非暫別輕分的“深閨相思病”可比。試將《醉》、《武》的情景逐項比照,兩愁孰輕孰重便一目了然:一、時節(jié)?!蹲怼冯m已深秋,卻有菊可賞,詩人衣袖尚充溢著“暗香”;《武》正逢暮春,然百“花已盡”,只剩下“零落成泥碾作塵”陸游的“塵香”。二、言行?!蹲怼飞杏?ldquo;把酒黃昏后”及填詞寄夫君的興致;《武》則是“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既無言可寫,亦無行可記了。三、心情?!蹲怼酚?ldquo;薄霧濃云”、佳節(jié)重陽之時尚能“倍思親”;《武》于“暮春三月,江南草長”丘遲之際,早已心灰意冷,空嘆“事事休”了。四、形象?!蹲怼芬蛩挤蚨荼赛S花;《武》則因“物是人非”而苦不堪言??傊?,《醉》尚是一曲形銷骨立的思婦吟唱的兩情依依的戀歌,情深調(diào)苦;《武》則是一首老淚縱橫的孀婦哭訴的泣不成聲的悲歌,哀婉欲絕。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jié)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xué)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